出行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信息 » 正文

理光gxr模块介绍(理光GXR数码相机如何升级固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9 17:30:53  浏览次数:45
核心提示:本文目录理光GXR数码相机如何升级固件模块化新概念相机 理光GXR视频详解10.7倍光变新组件 理光GXR+P10试用评测关于理光GXR模块选

本文目录

  • 理光GXR数码相机如何升级固件
  • 模块化新概念相机 理光GXR视频详解
  • 10.7倍光变新组件 理光GXR+P10试用评测
  • 关于理光GXR模块选择的问题
  • 传感器面积是王道 GF1/E-P1不敌理光GXR

理光GXR数码相机如何升级固件

相比较于家喻户晓的佳能以及索尼等等品牌,理光相机似乎更加为专业人士推崇,消费的定位人群也主要是集中在对摄影摄像有着更高要求的人群之中。因此与之相关的信息就显得更为高深。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就是从为数不多的理光产品用户角度出发的信息,具体包括理光gxr固件升级方法以及最新发布的固件优势介绍和理光gxr这款产品的全方位细致内容。

一、理光gxr固件升级方法

理光发布了最新的GXR相机固件1.51版。对于GXR来说目前有5个模块可用,而且本次也是5个模块均升级到最新版的固件,所以这里把每个模块的更新情况都详细的介绍一下:

先是5个模块共有的改进内容:

—提升使用“Multi-P Auto”白平衡设置和负向曝光补偿拍摄时照片的画质。

针对GXR机身的改进内容:

—修正DNG文件记录焦距和f/值不正确的问题。

—修正部分情况下显示颜色不正确的问题。

针对A16模块的改进内容:

—修正使用色彩包围时照片色彩记录不准确的问题。

注意:由于GXR采用多模块设计,所以如果您有多个模块就需要每个模块单独升级固件。

二、理光GXR介绍

理光GXR可互换镜头成像组件数码相机系统是全世界最小巧最轻便的数码相机,便于携带,它拥有高硬度的镁合金机身以及多个可以根据不同拍摄场景进行更换的镜头成像组件;GXR拥有多种自定义按钮,更有全新的DIRECT按钮,可让摄影师对众多当前设置一目了然。用它还可以快速完成复杂的拍摄设置。与 GRDIII功能相同的方向键、三套“我的设置”设置值、ADJ杆和功能按钮,共同打造出GXR更强大的操作性能。理光GXR采用3.0英寸、92万像素高分辨率VGA液晶显示屏,相机的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屏拥有宽广的可视角度和高对比度。

理光GXR延续了理光高端机一直以来拥有很好延展性的特点,除陆续开发上市的镜头配件外,新机GXR现在还可以使用GR DIGITAL III 外置闪光灯(GF-1),可通过辅助闪光灯操控TTL闪光灯。与此同时新开发的920,000点的高分辨率液晶屏取景器可以拆卸,还可倾斜90度,便于在明亮的室外环境中拍摄。它拥有100%视野,完全重现拍摄画面的所有细节,让摄影师能够像使用传统胶片相机一样拍摄。

新机身结构带来的是画面质量和性能的巨大飞跃,理光GXR拥有更为强大的表现力!新机一举将ISO感光度推向了ISO3200的新高度,让用户可以更为畅快的在低光线场景下进行拍摄。同时理光GXR也加入了最新开发的预自动对焦功能和全按抓拍功能,快速拍摄性能让您不会错失精彩瞬间。此功能会根据拍摄对象的移动情况调节焦距,从而加快对焦速度并可助您一次性按下快 门 按钮进行预设距离的拍摄。在需要近距离拍摄时,相机会自动转换至微距模式,所以无需担忧切换模式,即可轻松享受微距拍摄的乐趣。曝光模式方面在自动曝光模式中包括程序平移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和光圈优先模式。在自定义画面设置中可以采用九种设置等级,轻松创造各式各样的图像。

关于理光gxr,虽然在市面上的产品销量以及知名度都比不上相对而言更加偏向于大众消费人群的索尼和佳能等等系列产品,但是实际上,根据专业人士的评测,我们可以得知理光gxr是颇具有优势的产品,尤其适合最摄影摄像板块有着较高要求的朋友们购买使用。

模块化新概念相机 理光GXR视频详解

【IT168评测中心】全新的模块化概念相机理光GXR已经揭开神秘面纱,它以机身操控系统为平台,可选装多种镜头和传感器的整合模块,从而满足不同的摄影需求,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来详细了解这种前所未有的数码相机。理光GXR安装了A12模块理光GXR安装了A12模块理光GXR与S10、A12模块理光GXR安装了S10模块理光GXR机身理光GXR机身背面理光GXR机身数据接口理光GXR机身顶部理光S10模块包含1000万像素1/1.75英寸传感器及等效24-72mm镜头理光A12模块包含APS-C画幅的1200万像素传感器及等效50mm镜头

10.7倍光变新组件 理光GXR+P10试用评测

  【IT168 评测】可更换镜头便携机已然深入人心,然而理光的可更换镜头、CCD组件的高画质便携机无疑是这类产品中性格独特的一位。从理光GXR问世之初,它便博得了不少关注,而喜欢这样独特设计的人也势必是一群略带偏执死忠,敢于冲破藩篱、打破常规的才是数码影像热爱的王道。理光公司在2010年推出了全新的P10组件,模块P10具备1000万像素的背光CMOS传感器,以及一枚28-800mm F3.5-5.6 V镜头。10.7倍光变新组件 理光GXR+P10试用评测  具备10.7倍光学变焦能力的P10镜头装置有理光独立开发的抖动校正系统“VC”,其镜头结构有7组10片的配置,其中包含了4个非球面镜,以保证最大程度控制轴向色差与球面像差。背光CMOS能够在低光环境中拍得更加明亮低噪的照片。图为:理光GXR的P10组件图为:理光GXR的P10组件外观小览    与之前的产品相比,理光GXR的新组件并没有玩什么外观上的花样。图为:理光GXR图为:理光GXR背部全景图为:理光GXR的P10组件图为:理光GXR图为:理光GXR闪光灯抬起图为:理光GXR电池容量1700mAh操控详解    理光GXR按钮与菜单界面均彰显出极佳的专业感。模式拨盘上除了陈列手动M/A/S/P档位以外,智能自动党委与场景模式必不可少,另外我们还看到GXR上设置了三个自定义模式档位,给赋予创造力与爱手动的你。图为:理光GXR的模式锁止键   机身背面的三向操控按钮使得菜单操控相当高效,与前置拨盘配合起来在光圈快门以及其他项目的设置上非常快捷。图为:理光GXR的三向操控按钮图为:理光GXR的的前置拨盘  理光GXR的水平仪也是彰显其专业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设置中我们可以选择显示、声音、显示+声音三种不同的方式帮我们确认相机水平。图为:理光GXR水平仪图为:理光GXR水平仪设置界面  位居机背液晶屏上的三个功能按键分别控制了快捷菜单、闪光灯与取景器切换。图为:理光GXR机背按键群图为:DIRECT键激发的菜单界面图为:理光GXR机背全貌 与微距开启菜单拍摄模式    理光GXR的场景模式非常精简却相当实用。斜度修正模式可以帮我们在仰拍或俯拍建筑时消除透视斜角,获得完整逼真的图像。图为:理光GXR模式拨盘图为:理光GXR的SCENE场景模式菜单 锐度测试    理光GXR的P10组件拥有1000万像素的背光CMOS,我们将跟其至于ISO 100感光度档位,在均匀光照下的ISO 12233分辨率测试标板,来关注其成像分辨率表现:图为:分辨率测试标版及100%切片截取位置示意 图为:理光GXR之P10组件广角端画面100%截图图为:理光GXR之P10组件长焦端画面100%截图  拥有高倍放大变焦镜头设计的P10组件在锐度测试中的表现让我们们一,在广角与长焦端这枚镜头的画面细节呈现表现平衡,边缘位置色散情况属于常规范围内,更加值得肯定的是长焦端画质下挫微弱。色彩测试  而接下来要进行的便是色彩测试。分析测试样机的成像色彩时,我们用测试样机在ISO 100度下拍摄X-rite ColorChecker SG色彩测试标板,然后进行色彩分析,可以获得成像色彩误差及白平衡误差等数据。列表中的白平衡误差数值为中灰色块的色温误差,这项值越接近零越好,如果这项值为正数,则表示成像色调偏冷,负数反之。色彩误差图中,Lab色域坐标里的方块表示拍摄对象的理想色彩(标准色彩),圆圈则表示所测试相机的成像色彩。 以下是测试图象: 图为:理光GXR+P10组件之色彩饱和度测试图图为:理光GXR+P10组件之色彩白平衡误差测试图   理光GXR的色彩饱和度颇高,其绿色区域的色彩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在场景模式的“远景”下我们能够轻松拍摄到具有鲜明蓝色与绿色表现的照片。而其色彩白平衡呈现出略微偏暖的趋势。“各ISO档位噪点测试  理光GXR具备ISO 100至ISO 3200的感光度档位,关注其在各档感光度下的画面噪点控制情况。   ISO 100ISO 200ISO 400ISO 800ISO 1600ISO 3200   我们评价理光GXR之P10组件的可用ISO 档位在ISO 1600以下,表现相当优异。接下来我们从实拍照片截图中来进一步验证:图为:实拍样张截图 镜头素质测试  对于10.7倍的光学变焦镜头而言,在广角端与长焦端的画质呈现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几位关注。下面是理光GXR+P10在广角与长焦端的样张:  图为:理光GXR+P10广角样张 图为:理光GXR+P10长焦样张  在广角与长焦端的样张对比中我们看出,P10组件在全焦域的锐度呈现保持稳定。图为:理光GXR+P10广角样张图为:上图红框位置100%截图  画面边缘高对比位置出现的紫边现象在常规范围内。样张欣赏图为:理光GXR+P10拍摄样张图为:理光GXR+P10拍摄样张图为:理光GXR+P10拍摄样张图为:理光GXR+P10拍摄样张图为:理光GXR+P10拍摄样张  【IT168评测中心观点】作为理光GXR可更换组件的新战将,P10不仅为其扩充了大变焦的阵营,更是一如既往的保持了理光的优点。倘若你是理光GXR特立独行的死忠,那么P10的推出一定令你心情大悦,而如果你还在徘徊,这一大变焦组件的推出一定让你对GXR的兼容阵营更加有信心~图为:理光GXR的P10组件  “声明:本文评测内容基于理光之产品公关公司提供工程样机(其产品编号为:15100407)我们只对送测样品个体负责,不保证该个体能代表市售产品的总体水平。

关于理光GXR模块选择的问题

A12 28或A12 50都可以,有没有防抖是无所谓的事情,毕竟焦段不长,尽量在安全快门(焦段的倒数,例如28mm焦段安全快门是1/28s或更快)内使用,加上iso调整,足以应对大部分情况,实在有需要可以配个微单用三脚架。p10,s10不要考虑,没有意义,买gxr当然就是冲着aps-c规格的感光元件去的,你买p10,s10不就浪费了...那还不如直接买个grd4 。最为推荐的还是a12 28这一个模块,这个焦段是ricoh最为经典的镜头焦段,50那个是带微距的,平常拍对焦略慢,当然有钱的话买一个也很不错,毕竟有个微距能明显拓宽拍摄范围。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定焦更能帮助你掌握拍照的感觉,更有助于拍照水平提升,多用腿和脑子找角度和构图,而不是用变焦随手一转,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传感器面积是王道 GF1/E-P1不敌理光GXR

【IT168评测中心】随着理光GXR的登场,我们在专业型便携相机的范围里有了更丰富的选择,这让MICRO 4/3系统的机型受到了极大威胁。尽管MICRO 4/3系统有着奥林巴斯E-P1这种来历不凡的,更有松下GF1这种视频功能超厉害的机型。但我们经过测试对比发现,在照片的画质表现上,传感器面积大才真的是王道。 尽管最近一两年来 包括MICRO4/3系统的通用标准、适马DP系列的X3传感器以及理光GXR的模块化设计都让专业型便携相机(我们有时候也称其为跨界相机)这个特殊的族群繁衍得如火如荼,大有成气候之势。但我们冷静些看,毕竟这还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它想要既有单反相机的性能,又有消费性相机的便携性,还需要些时间去成长。点此了解松下LUMIX GF1跟奥林巴斯E-P1对比 前面我们测试过奥林巴斯E-P1和松下的GF1,这两款机型中应该说奥林巴斯E-P1设计得更有味道,机身的质感细腻、精致而且复古,但操控效率也不错。但E-P1机身并没有内置闪光灯,让很多人有所顾虑。而松下GF1虽然样子看起来不修边幅,跟松下的消费型相机多有相似之处,但它的操控系统设计得很好,操控效率甚至比入门单反更高。不过松下GF1也不是一个完美的相机,它配合LUMIX G 20mm 1:1.7使用时有比较明显的快门时滞,并没有体现出比单反相机的优势,不适合快拍。点此了解理光GXR的模块化设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理光GXR与S10、A12模块 理光GXR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概念,它的操控性、响应速度和画面品质都跟所用的成像系统模块有关系,当然目前我们更关心APS-C画幅传感器的A12 50mm F2.5 MACRO模块,成像品质相当出众,不过对焦性能实在是让人汗颜。总体看来,目前市面上的便携性专业相机,传感器尺寸变大了,图像品质越来越接近单反,但机身设计和拍摄体验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前面我们讲到,目前我们已经测试过的这三款便携型专业相机松下GF1(点此了解详情)、奥林巴斯E-P1以及理光GXR(配合A12模块,点此了解详情)在机身系统设计上各有特点,接下来我们关心三者的成像品质(主要指画面噪点)差异。 三者的最大照片输出尺寸相差甚微,我们都可以看作是1200万像素级别,但理光GXR A12模块的图像传感器尺寸要比MICRO 4/3系统机型松下GF1、奥林巴斯E-P1的都大。通过Colorchecker SG噪点测试,我们分析出三者在各档感光度下成像噪点的强度状况如下: 其中理光GXR A12的成像噪点在各档感光度下都是最低的,成像品质最好,而奥林巴斯E-P1的噪点强度最高,是三款相机中成像品质最差的。所以,如果你要追求苛刻的成像品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要选择理光GXR A12模块。而如果想要更棒的拍摄体验,就得忍受奥林巴斯E-P1逊色一些的成像品质。我们很期待三星NX10到时候再来跟这几款相机一决高下。下面是三款相机在各档感光度下拍摄的同一色彩测试标版之截图:ISO 100奥林巴斯E-P1松下GF1ISO 200奥林巴斯E-P1松下GF1理光GXR+A12ISO 400奥林巴斯E-P1松下GF1理光GXR+A12ISO 800奥林巴斯E-P1松下GF1理光GXR+A12ISO 3200奥林巴斯E-P1松下GF1理光GXR+A12

 
关键词: 理光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hbkcs.cn/xuanhuan/12075.html
 
 
相关推荐
热门点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