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信息 » 正文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国之重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底牛在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7 05:00:54  浏览次数:38
核心提示:本文目录“国之重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底牛在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几部分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什么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

本文目录

  • “国之重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底牛在哪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几部分组成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什么组成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什么

“国之重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底牛在哪

2020年6月23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火箭搭载着最后一颗北斗组网卫星,划破长空。

随后,卫星将到达距离地表约36000千米的轨道,它的稳定运行,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太空中46颗导航卫星,昼夜不停地环绕在地球周围。地面上2700多个基准站,分布于大江南北,一张“天罗地网”铺展开来。

最后一批北斗卫星升空

GPS 的由来

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国防部在上世纪70年代启动的全球定位计划,发射在6个轨道平面的24颗卫星,可以保证在地球的任何地点都可以至少收到其中4颗的信息。

而通过卫星位置,接收时间和时间差就可以在空间中画出至少三个球面,收取信号的位置就在球面的交汇点上

2000年,美国时任总统布林宣布撤销对民用GPS信号的干扰,使其误差可以控制在10m左右,开启了GPS的民用时代。

最初GPS的定位方式

中国北斗发展历程

2000-2020年,从北斗一号的首星发射到北斗三号的末星入轨,已是整整20年!今天,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耗费20年才完成的“国之重器”到底牛在哪呢?

中国高度重视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为了提高本国实力开始研究自己的导航系统,把发展道路分为三步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

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

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北斗一号(来源:央广网)

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

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

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北斗二号(来源:央广网)

第三步,建设北斗三号系统

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

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卫星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全球提供服务;

2020年6月23日,完成了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继承北斗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定位、测速、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还可享有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

北斗三号(来源;央广网)

北斗系统的特点

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

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段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

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北斗系统的应用

随着北斗系统覆盖亚太地区,开启全球组网,北斗已经在道路交通、铁路、测绘、授时、航运、航空等多个行业中得到应用。

并呈现出更为广泛的趋势,并不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导航定位服务。在应用中,北斗系统提高了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智能化水平,提升了各行业业务管理能力。其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位置服务:当用户进入陌生的地方时,可以使用装有北斗卫星导航接收芯片的手机或车载卫星导航装置找到要走的路线。预计到2020年,北斗系统将可在全球提供个人位置服务。

气象应用:北斗系统在卫星气象方面的应用,可以提升中国天气分析和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监测和预测的水平,也可以提高空间天气预警业务水平,提升中国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道路交通管理: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卫星导航接收机和数据发射机,车辆的位置信息能在几秒钟内自动转发到中心站。

这些位置信息可用于道路交通管理。比如,危险化学品因其易燃易爆易腐蚀特性,在运输中存在巨大风险性。

如何对这些车辆进行24小时全方位实时监控,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及时消除二次事故的发生,北斗定位功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铁路智能交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可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通过北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速铁路技术的集成融合,实现高铁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使铁路运营更加安全高效、更加绿色环保、更加便捷舒适,推动中国高铁综合技术创新领跑世界。

海运和水运:在世界各大洋和江河湖泊行驶的各类船舶大多都安装了卫星导航终端设备,使海上和水路运输更为高效和安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为水上航行船舶提供导航定位和安全保障。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将支持各种新型服务的开发。

航空运输:通过将北斗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有效结合,将为航空运输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比如在传统的卫星导航中,飞机偏离航线或者跑道时比较难以快速发现和纠正,而北斗系统能自主判断出该错误,在几秒之内向飞机上的导航终端发出警告信号,飞机上的导航终端就会自动优选信号更完好的北斗卫星进行导航,避免事故。

应急救援:在发生地震、洪灾等重大灾害时,救援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了解灾情并迅速到达救援地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还具备短报文功能,通过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大大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如国家实行全海域出海渔船加装北斗系统装备,利用北斗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及时回传海上遇险搜救信息,成为海上渔民保障安全的重要工具。

精准农业:我国已经建设了精准农业北斗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和作物生产管理专家决策系统。

它的核心内容是用于提供作物生长过程模拟、投入产出分析与模拟的模型库;支持作物生产管理的数据资源的数据库;作物生产管理知识、经验的集合知识库;基于数据、模型、知识库的推理程序;人机交互界面程序等,自动控制精密播种、施肥等。

而且,田间肥力、墒情、苗情、杂草及病虫害监测及信息采集处理技术设备可以利用北斗特有的短报文功能实现实时监控。比如黑龙江省的九三农场,这里从庄稼的种植、监管、收获无不展现北斗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实际应用。

未来,万物互联,北斗导航应用市场非常大,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你想好在哪方面去应用“北斗导航系统”了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几部分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所以我们可以使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什么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如下: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2、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3、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2018年1月12日7时1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27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指的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扩展资料

系统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5颗静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为东经58.75°、80°、110.5°、140°、160°,中地球轨道卫星运行在3个轨道面上,轨道面之间为相隔120°均匀分布。

至2012年底北斗亚太区域导航正式开通时,已为正式系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16颗卫星,其中14颗组网并提供服务,分别为5颗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的轨道面上),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的轨道面上)。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什么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三颗(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数十纳秒(ns)的同步精度,其精度与GPS相当。“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制造。

三颗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是备用卫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它将在交通、场馆安全的定位监控方面,和已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一起,发挥“双保险”作用。

 
关键词: 北斗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hbkcs.cn/xuanhuan/16364.html
 
 
相关推荐
热门点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