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信息 » 正文

徕卡iiic(135照相机的“135”指的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9 16:48:12  作者:[db:新闻资讯作者]  浏览次数:23
核心提示:本文目录135照相机的“135”指的是什么莱卡镜头的历史关于徕卡III系 想问下具体差别在哪小白求问:徕卡IIIc IIIF红字版怎么样徕

本文目录

  • 135照相机的“135”指的是什么
  • 莱卡镜头的历史
  • 关于徕卡III系 想问下具体差别在哪
  • 小白求问:徕卡IIIc IIIF红字版怎么样
  • 徕卡IIIc 用的胶卷必须要裁剪片头才可以吗
  • 徕卡 iiic 怎么更换红布帘

135照相机的“135”指的是什么

使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或者“35mm相机”。

成像面积为36 24mm的相机也称为“全画幅135相机”,采用与135胶卷相同或相近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单反相机则成为“全画幅数码相机”。成像面积为24 18mm的相机称为“半格135相机”,而成像范围的长边超过36mm的,通常称为“宽幅相机”,比如哈苏(Hasselblad)XPAN。

使用120胶卷的相机称为“120相机”。现在专门使用220胶卷的相机很少见了,多数是在120相机上更换220后背来使用220胶卷,下面是使用宽幅相机拍摄的照片:

对于120相机而言,同样也有类似“宽幅”的说法,比如6 12和6 17相机,都是属于宽幅之列。 135与120画幅尺寸对比

135胶卷:由于宽度为35mm,所以也称为“35mm胶卷”,有暗盒包装; 120胶卷:宽度为61.5mm,没有暗盒包装,但是有背纸; 220胶卷:宽度为61.5mm,长度为120胶卷的两倍,没有背纸,只是首尾有护纸。

画幅详细规格表

实际面积对比表

135胶卷的标准成像面积为:36 24mm,长度单位为mm;120/220胶卷的标称成像面积有多种:6 4.5、6 6、6 7、6 8、6 9cm,长度单位为cm。

成像面积是一个方型或者矩形,除了边长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就是对角线长度。

全画幅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是一类装配有接近传统35mm胶片全尺寸(36 x 24 mm)的影像传感器的数码单镜反光相机(DSLR)。所强调的全画幅(Full-frame)是一种基于对比那些具备较小尺寸传感器的机型—— 一般为APS-C规格 ——的分类方式。

在2007年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数码单反相机使用的都是小于35mm规格的传感器——由于较小的尺寸的传感器较为的便宜,且易于处理。

在2008年的下半年,数码单反的几家制造商,佳能,尼康与索尼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中高档135格式全画幅尺寸数码单反相机。此举宣告135全画幅在数码单反市场普及在即。

在35 mm(135胶片) 相机中,全幅(full-frame)和半幅(half-frame)的称呼用于区分 24 x 36 mm 与 18 x 24 mm 两种底片格式;在电影胶片里半幅(half-frame)也被称作single-frame,而全幅(full-frame)也自然地被称作为double-frame。

折叠

135照相机是指使用35毫米规格胶卷的相机。 胶卷片幅24*36毫米,胶卷连齿孔高度是35毫米,故称35毫米胶卷。 35毫米胶卷最初用于电影工业,Oscar Barnack将电影工业用的18*24片幅扩大一倍,设计出使用35毫米胶卷,片幅为24*36的徕卡相机,实现了相机小型化,相机在画质和便携性上实现了很好的均衡,故这个规格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最初的徕卡相机使用的是重复使用的暗盒,必须每次在暗室中将胶卷装入可重复性使用的暗盒,使用起来还是多有不便。

为此,德国Nagel相机厂发明了使用35毫米胶卷一次性暗盒,拍摄者无需再费事在拍摄前将胶卷装入暗盒,只需将预装有胶卷的一次性暗盒装入相机即可,大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柯达看中了其使用前景,为了获取这个专利,收购了Nagel相机厂,于1935年,以135命名,正式推出135柯达胶卷。用“1”表明是易用的一次性暗盒。

因此,135胶卷的完整定义是:采用一次性暗盒的35mm胶卷。而135相机是指使用135胶卷的相机,时至今日,感光器材已经由胶卷变为CCD或CMOS等光电传感器,但这个命名规则沿用下来,表明是24*36片幅的相机。

这个问题看似很扯淡,但其实能回答上来的人还真不多。因为这涉及到照相机发展史上的一段小 历史 。楼上kmcF的回答是最正确的。原文如下:

“各种类型的照相机中,以120和135两种最为常见。一般说来,135是相机型号,由135胶卷得名。135胶卷是一种高度为35mm的两边打孔的卷状感光胶片,亦称35毫米胶卷,或徕卡(Leica)型胶卷。柯达公司从1895年开始研制胶片,第一种编为101,至1916年依次编至130,1934年生产的24 36mm胶片编号为135,即135为此种胶片的序列编号。”

其实135只是柯达公司的一个产品编号,叫着习惯了,就变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专用词汇。泛指24x36mm尺寸的胶片。

我补充一下这段 历史 。

当年奥斯卡.巴纳克发明世界上第一台135相机的时候,没有合适的胶片。于是他找到了35mm电影胶片,将这个规格的胶片的过片方向转了90度,曝光面积加了1倍。原来35mm电影胶片在电影摄影机中是竖着过片的,曝光面积为18*24mm。在第一台Ur Leica上,胶片改为横向过片,曝光面积为24x36mm。

为了在室外使用,徕卡设计了特别的暗盒。这种暗盒需要在暗袋内装入事先分切好的35mm电影胶片。

随着这种相机越来越普及,但是毕竟自己装分装片是非常麻烦的,加上徕卡没有给自己的暗盒申请专利。

柯达看到商机。于是推出了事先在工厂里分切好的35mm电影胶片,而且装好暗盒的。这个胶片就是上面说的135型胶片。135是柯达的编号。

135和它使用的35mm电影胶片的“35mm”这个词没有内在联系。

但是这种胶片实际上无法在徕卡的相机上使用。

因为2者存在微妙的结构上的差异。

甚至徕卡IIIC都无法直接使用标准的柯达胶片。因为前15张差不多能正常拍摄,而后21张会慢慢逐渐跑偏。

所以把玩老式徕卡相机的朋友,那个徕卡原装暗盒是非常珍贵的。

因为这个胶片还无法完全推广,所以柯达一口气收购德国好几家相机厂,这就是柯达-雷丁钠。它们全部使用柯达制式的135胶片。就这样,用柯达135胶片的相机越来越多。其他胶片厂、相机厂都接受柯达的135制式作为一种标准。

人们逐渐忘记了135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简而言之,以前那种烂了大街的玩意儿,各种冲印店都有的柯达交卷,就是用那个东西的相机。

135胶卷和120胶卷为啥叫135或者120?

先说135,这个命名其实有很多种解释。

解释一:

胶片的规格宽36x高24mm,算上高度和上下的方型齿孔总高度是35mm。由于使用的是一次性暗盒,所以称其为135胶卷。

解释二:

这种胶卷的片基厚度为0.135mm,所以称其为135胶卷。

但是这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

如果以高度为35mm为命名依据,那么126胶片,828胶片,也算是一种35mm胶片;如果按照高度命名的话,120的胶片的高度应该为20mm?这明显说不通。

如果1代表一次性暗盒,那后续的235,335,435胶片中的234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里的234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代表不不同的上片方式:

使用335的相机长这样

其实还有编号为35的胶片,1916年推出,1933年就不在生产了,高度也是35mm。

如果以片基厚度为准则,实际上摄影用的135夹片的厚度并不都是0.135mm。

个人认为最大的原因, 是巧合。

在135胶片出现之前,不同的类型的胶片是按照『编号』来命名的(柯达从1913年开始分配编号),当我们查看时胶片格式列表时会发现,编号更像是流水号,与胶片的规格没有任何关系。

从101-130的编号,是一个没断。那为什么从130-135这里就出现了编号的跨越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徕卡,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德国人搞出来了徕卡相机,开始使用这个规格的胶片,由于易用性上专业性上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徕卡相机开始风靡,很多人也把这个规格的胶片称之为『徕卡卷』,但是越来越多的相机厂商也开始生产使用这个胶片的相机,再叫徕卡卷,就说不过去了。

当时也有高度为35mm电影卷和散装胶片,这种相机使用的胶片,如何做出区分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编号。

刚好编号也来到了130之后,正好高度为35mm,那索性就叫135吧,方便好记,还有一定的意义。

这跟IPhone为什么没有9代一样,第九代机型上市的时间正好是iPhone上市十周年,索性命名成iPhone X了。

至于120,你可以看到,他就是一个编号,跟规格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以上。

各种类型的照相机中,以120和135两种最为常见。一般说来,135是相机型号,由135胶卷得名。135胶卷是一种高度为35mm的两边打孔的卷状感光胶片,亦称35毫米胶卷,或徕卡(Leica)型胶卷。柯达公司从1895年开始研制胶片,第一种编为101,至1916年依次编至130,1934年生产的24 36mm胶片编号为135,即135为此种胶片的序列编号。

至于35mm为什么叫徕卡型胶片,那是另一个故事。

135胶片

一般135胶片的片基厚度为0.135毫米。135胶卷源于35mm高度的打孔电影胶片,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将其用于他发明的徕卡(Leica)牌小型照相机上,由此形成标准。其名字来源于产品编号,并非是因为其片基厚度为0.135毫米。 日本工业标准对35毫米胶片的称呼。有如135-36,135-20等,指一根胶卷摄取片格的数目。

120是指最早出现的以“120”为编号的胶片。

俱往矣!

莱卡镜头的历史

回顾徕卡经典旁轴相机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由徕卡M3发展起来的徕卡M系列相机完全是徕卡自身技术的结晶。虽然测光系统方面对新技术有所借鉴,但基本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以M6为例,其基本造型方面保持了M3以来的一贯风格,可以通用M系列所有镜头。而且M6的实际光圈测光方式对于简化相机结构和提高测光可靠性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时,旁轴相机的镜头采用的是实焦距设计,它比单镜头反光相机后焦距设计所生产的镜头更加小巧和精确。加之M系列运行时的低噪音,难怪徕卡努轴相机时至今日依然拥有市场。徕卡单镜头反光相机的情况有所不同。还在徕卡弗莱克斯系列时期,日本的单镜头反光相机已经技高一筹,垄断了相当一部分国际市场,徕卡R系列的出现已经无法抵挡众多日本厂家单镜头反光相机品种上的优势。而在高档旁轮相机领域里,日本厂家则逐渐退出了与徕卡的正面较量,使得徕卡M系列独领风骚。80年代后,日本单镜头反光相机在自动化程度方面发展更为迅速,徕卡R系列相机的单兵独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步履艰难。然而,R系列产品还是借助徕卡的文化背景和一流的工艺水平坚守在一方狭小的领地之中。很明显,R系列的发展如果没有文化背景的支持是难以生存的。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正是由于R系列在市场上的收敛,相机生产数量不大,加之较高的成本投入,R系列的身价已高于自身的使用价值,其价值含量与日本同类相机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恰恰是这一原因,徕卡单镜头反光相机也体现出了它的高贵所在。综上所述,无论是经典旁轴系列,还是单镜头反光系列,徕卡越来越多地凝聚为或表现出一种文化,使用价值对徕卡来说也许已经变得不十分重要,或者说只是徕卡的一个方面。在数字化不断冲击传统的今天,徕卡更容易被看作是传统。而传统表述的是一个历史,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未来。在整个相机工业的发展历程中,人们不能不说:徕卡,历史的象征!螺旋* 巴尔纳克的原型徕卡照相机佩有50毫米电影-天塞镜头(KINO-TESSAR)。* 1925年徕卡I型正式生产。徕卡I (也称徕卡A) 配有麦克斯·别雷克(Max Berek)设计的50毫米 f/3.5 爱尔马(Elmar)镜头和最高1/500 的焦面快门。* 1930年的徕卡C型有39毫米螺旋口,可换镜头;可配50毫米f/3.5爱尔马、35毫米f/3.5爱尔马和135毫米f/4.5爱尔马镜头。* 1932年,徕卡发明配有可与镜头联动测距器的徕卡II,(也称徕卡D)。* 1933年,徕卡III配有 Z、1、1/2、1/4、1/8、1/20低速快门,由机身前另一小纽控制。* 1935年,徕卡IIIa 1/1000* 1938年,徕卡IIIb* 1940年,徕卡IIIc、徕卡IIId* 1952年,徕卡If、徕卡IIf、徕卡IIIf* 1957年,徕卡IIIg * 21毫米: f4 SUPER ANGULON* 28毫米: f6.3 HEKTOR* 35毫米: f2 SUMMICRON,f2.8 SUMMARON,f3.5 ELMAR,f3.5 SUMMARON* 50毫米: f1,5 SUMMARIT,f1.5 SUMMILUX,f2 SUMMITAR,f2 SUMMAR,f2 SUMMICRON,f2.5 HEKTOR,f2.8,ELMAR,f3.5 ELMAR* 65毫米: f3.5 ELMAR* 73毫米: f1.9 HEKTOR* 90毫米: f2 SUMMICRON,f2.8 ELMARIT,f4 ELMAR* 105毫米: f6.3 ELMAR* 135毫米 f4.5 HEKTOR,f4.5 ELMAR* 200毫米 f4 TELYT* 280毫米 f4.8 TELYT* 400毫米 f5 TELYT,f5.6 TELYT* 560毫米 f5.6 TELYT

关于徕卡III系 想问下具体差别在哪

III有IIIC、IIIF、IIIG等几个型号,差别主要是快门速度、机身外观差别以及新旧快门标准刻度的差别,本质上机芯都是同一套。

小白求问:徕卡IIIc IIIF红字版怎么样

IIIF比IIIC要晚出几年,稍微新一点,红字IIIF没记错应该是IIIF最后一批机器,再往下就是末代螺口机皇IIIG了。红字IIIF有两个版本,一个带自拍器,一个不带自拍器,一般带自拍器的价格要高一些。

徕卡IIIc 用的胶卷必须要裁剪片头才可以吗

不是剪掉胶卷头,而是把胶卷头剪小,且保留足够的长度(10~12CM),见下图。

徕卡 iiic 怎么更换红布帘

IIIC的背胶黑色帆布快门帘,或者拉动快门帘运动的红黑色尼龙带都在机芯里面,需要全部拆卸开来更换,工程巨大,需要专业师傅来更换的,因为零件零零碎碎上百个,拆卸和安装需要按照顺序来操作。

 
关键词: 胶卷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hbkcs.cn/xuanhuan/7546.html
 
 
相关推荐
热门点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